close

白色雙塔的西敏寺
   灰白色哥德式風格的西敏寺,樸素中藏著些許的華麗,令人不禁多看它幾眼~

《今日旅遊方針》

今天計畫去造訪倫敦另一座跟聖保羅大教堂一樣享有盛名的教堂,西敏寺以及倫敦的經典地標大笨鐘與國會大廈。有鑑於前幾天到倫敦眼就是從Westminster站回家的,我想這次艾琳應該不至於再迷路吧!

於是今日旅遊方針就訂為搭地鐵至Westminster站/西敏寺/國會大廈/大笨鐘

 

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 

西敏寺北側入口 
    西敏寺的北側入口,可以看見典型哥德建築的飛扶壁與尖塔~


西敏寺北側入口外觀看起來十分的有歷史感,繁複的雕花圖樣、栩栩如生的雕像卻為斑駁的外表增添許多內斂的華麗感。遊客入口在教堂的西側,從這裡進去先是一塊小小的草皮庭院,三三兩兩的遊客就坐在草皮上享受著陽光,熱鬧的情景,讓人一走進來並不會特別感受到教堂的肅穆氣氛。西側的兩座灰白色高塔,裝飾上燙金的雕花與鑲嵌圖案呈現出西敏寺格外華麗的一面,純灰白的顏色看起來特別有教堂的風味。

西敏寺是一座哥德式的教堂建築,相對稱的高塔與飛扶壁等建築構造,讓這座皇室教堂看起來分外莊嚴。西敏寺原始是諾爾曼建築,後來懺悔者艾德華國王下令重新改建成為哥德型式。西敏寺教堂整體是一個十字架的形狀,後來才又再額外新建了一些廂房。

西敏寺的票價是14英鎊(成人票),看似不太便宜,不過教堂內的語音導覽是免費的,走進教堂通過售票口後,就可以看見工作人員在發放語音導覽機,而且很貼心的西敏寺也有中文的語音導覽喔。而且西敏寺是少數完全沒接受政府與皇室的撥款,僅依靠門票與信徒捐贈來平衡收支,財務獨立運作的教堂。 (可見西敏寺的觀光受益賺很大喔~)

西敏寺入口的繁複裝飾 
   雖然沒有框金包銀,卻看得出精雕細琢的功夫,樸素中暗暗隱藏著的低調華麗~


走進中殿不遠處,可以看見一座聖壇,設置在幾階樓梯上頭,還被慎重其事的圍了起來,聖壇裡的地板雖然已斑駁老舊,但它可是大有來頭。據說是
1213世紀時一種特殊的鑲嵌技術,稱之為科斯馬蒂工藝,利用了瑪瑙、斑岩、蛇紋石和有色玻璃等材料,組合而成複雜的幾何圖形。這是一個義大利家庭開發的特殊技術,相當複雜且困難。當天艾琳還看見一名修護人員趴在地上,底下還鋪著厚厚的地毯,磁磚範圍外還放著一台NB,不斷來回仔細對照著,修護這個自13世紀遺留下來的寶貴的遺跡。聖壇上還有其它重要文物,就是以馬賽克打造的最後的晚餐屏幕,以及摩西、聖約翰、聖保羅與大胃王的雕像等。聖壇的對面座次比鄰的唱詩班座位,全木製的座椅,看起來還挺有氣勢的,如果有機會真想坐在教堂裡聆聽古舊管風琴與美聲唱詩班所創造出的美妙樂聲。 
 

西敏寺對於英國王室來說是很重要的教堂,大多數的英國國王也都在此獲得加冕。此外,歷代多位國王與王后以及近代的大家熟悉的黛安娜王妃也是安葬於此。而許多英國的重要貴族、科學家、詩人與政治家等各種大人物的最後安身之地,像是被蘋果K到的牛頓(其墓碑在達文西密碼一書中也出現過)、進化論的達爾文、詩人喬叟(其墓碑周圍被稱為詩人角,許多詩人因為也可以被葬於此而得名)、英國總理邱吉爾等都埋葬在這裡。只有君主與貴族才能葬在禮拜堂中,僧侶與教堂相關人士則只能葬在迴廊裡。 (根據統計西敏寺總共埋葬了三千多人~)

亨利七世建造的聖母堂,位在教堂的東側,裡面設置了亨利七世的祭壇。來到這裡別忘記要抬頭看看他那以純白石材製造的華麗的扇形拱頂與垂吊雕刻裝飾品,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周圍放置了95尊聖人像,還有以巴斯勳位騎士大十字勳章的彩色旗幟裝飾在騎士座椅上方。祭壇的後方是亨利七世與其皇后的墓。東端的皇家空軍禮拜堂,有色彩鮮明的彩色玻璃窗,上面繪有參加每場戰役之飛行隊的代表徽章。  

在北側的通道裡有鼎鼎大名的伊莉莎白一世女王以及其同父異母的姐姐瑪莉一世女王的墓,瑪莉一世女王登位後將其父親(亨利八世)創立的新教改回羅馬教,遭受到許多人士的反對,這些反對者皆被瑪莉女王處死,因此瑪莉女王獲得了血腥瑪莉的稱號。基本上艾琳封這位血腥瑪莉女王為英國的秦始皇,她的行為跟焚書坑儒也沒什麼兩樣了。通往南側的通道裡則另有亨利七世的母親與蘇格蘭瑪莉女王的紀念碑。

通道附近展示了一座英王加冕寶座,是英國國王或女王登基加冕時的必備品。木頭製的椅子看起來雖然有些破舊,但它可是從14世紀由愛德華一世所建造,至今仍然在使用。椅子下有一塊大石頭,別小看這塊石頭,它可是大有來頭,據說那是傳統蘇格蘭王的加冕王座,但卻被英國人偷到倫敦來(英國人再度發揮偷東西的本事,看看大英博物館就知道~ XD)。二十世紀中期曾經被蘇格蘭人搶回去,而後英國人又把它拿回來讓伊莉莎白二世能順利完成加冕儀式。


 西敏寺內的學院花園一隅 
     綠色草皮與噴水池,在歐洲是大家最愛休憩的兩大所在


在西敏寺的南方有一處花園,存在已有九百年的歷史,過去西敏寺原來是荒地,修道士在這裡種植各種藥草用來幫助醫治住在這裡的老年人與痲瘋病患,一直到現在,部分的藥草都還持續被種植在這裡。當初除了藥草之外,這裡還種過許多有價值的蔬果,像是蘋果、梨子之類的,除了自己食用之外,艾琳猜想應該還可以跟外面的農民交換其他的農作物。 

除了小部分的造景之外,這個花園最讓艾琳喜歡的地方是他有一片草地,上面有幾棵濃蔭的大樹,草地上還有擺著兩三張桌椅,看起來就是很適合有著溫暖陽光、清爽涼風的午後,坐在這裡的草地上,徜徉在一個就很優閒自在的氛圍裡,艾琳坐在這裡休息都有點不想走了。學院花園還會不定期舉辦音樂會,想要參觀學院花園,要事先上網查詢,學院花園不是每天都開放,艾琳造訪西敏寺這天正好這裡有開放,還蠻幸運的。而這裡因為不算是西敏寺內部,所以是這裡唯一可以拍照的地方,裡面不給拍只好拍拍花園囉!!
 

西敏寺內的學院花園 
   走累的大家,都坐在這裡一邊休息一邊享受倫敦的夏日陽光~


西敏寺學院花園中的庭園造景 
   學院花園裡的小小造景


西敏寺學院花園外拍
   在學院花園裡可以瞥見灰白色的西敏寺,在深色的建築襯托下,更顯純白耀眼~~


西敏寺學院花園一角 
   學院花園一隅


西敏寺學院花園一角的可愛雛菊 
   學院花園一角的小花

   

 

 

《大笨鐘 Big Ban》

大笨鐘特寫 
   
倫敦最具指標性的建築之一,來到倫敦沒有人會沒錯過這座鼎鼎大名的大笨鐘。


大笨鐘位在西敏宮
(現今的國會大廈)的西北角,高310英呎(大約有30層樓高)。塔的四面都有鐘面,鐘面上的分針有14英呎長,據說和英國的雙層巴士是同樣高度。鐘塔內的大共鳴鐘直徑有9英呎,重達13.5公噸,據稱當年是動用16批白馬的力量才把這個大鐘掛上鐘塔頂端。(只不過艾琳好奇,一定要白馬不可嗎? 棕色的馬,力量會比較小嗎? XD) 


這座鐘塔陪伴倫敦人民已有
150年的歷史了,為求其時間精準,每天都必須和格林威治對時兩次。當年建造大笨鐘時,強烈要求鐘塔的報時不得誤差超過一秒鐘,因次透過精確的機械計時系統來維持沉重鐘擺的微妙平衡,而這精細的控制卻是出人意表靠著一個個的便士銅幣來維持。靠著調整銅幣的個數,改變其重量以控制因氣候等因素,時而變慢,時而變快的鐘擺,使得其能保持精準無誤差的報時,當你增加或減少1個銅幣時,可以使鐘擺變快或變慢0.4秒喔!


大笨鐘與國會大廈  



 
 

《國會大廈 House of Parliament》
古典華麗的國會大廈與簡單的庭院


古典華麗的國會大廈 


原來是
11世紀由懺悔者愛德華所建造的西敏宮,提供給皇室居住,因16世紀的一場大火,使得皇室們搬遷到現在的白金漢宮,而後重建的西敏宮則變成國會所在地。重建過後的國會大廈跟西敏寺相呼應同樣是哥德式的建築,而後又經歷過幾次火災(一個地方怎麼可以有這麼多火災,真是多災多難的地方,照中國人的講法,大概是風水不好吧~ XD),最嚴重的一次在1834年,幾乎摧毀了大部分的建築,歷史最悠久的西敏廳則是在大火中唯一被搶救下來的地方。 


國會大廈分為上議院與下議院兩個不同的開會地方。上議院是皇室王位的所在地,因此裝潢得較為豪華,富麗堂皇,下議院則是平常議員們開會的地方,裝潢較為莊嚴肅穆。最近艾琳在官方網站上找到一個好東西,可以
360度瀏覽國會大廈內部的各個空間,如果想要一覽國會大廈內部,這裡可以提供非常清楚又詳細的視覺導覽喔。


國會大廈360度視覺導覽網址入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n5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